原文作者:NodNova
已授权菲林中文分享转载
禄来(Rollei)这个品牌在摄影史上的地位已经不必多说
其对于120双反的地位正如哈苏对于120单反和徕卡对于135旁轴一样无可撼动。
从二战前的欧洲到1949年的北京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繁华喧嚣的都市街头
禄来双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摄影记者的首选,凝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画面。
禄来双反不仅仅自身广受欢迎,并且也催生了一大批模仿者,
其中同样不乏美能达Autocord、雅西卡124、海鸥4A/B等经典产品。
尽管进入六七十年代之后面对135单反的冲击,120双反已经风光不再,
但禄来的品牌依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可惜的是,由于经营不善和没有赶上135相机的潮流,
当时的禄来公司(Rollei-Werke Franke & Heidecke,由最初的Werkstatt für Feinmechanik und Optik, Franke & Heidecke改名而来)
自七十年代开始就陷入了一系列危机,在随后几十年中几经浮沉。尽管禄来品牌犹在
并在之后推出了HY6等一系列素质极高的120单反,但再也回不到半世纪前的辉煌了。
禄来的中画幅双反主要分为高端的Rolleiflex和低端的Rolleicord两条产品线,
而2.8F和3.5F又是禄来技术最成熟的六七十年代推出的旗舰产品。所谓“白脸”(White Face)并非一种特殊的机型,
而是对进入七十年代后更换白色新面板的禄来双反的统称,
包括Rolleiflex 2.8F、3.5F、T、Tele和Rolleicord Vb几款型号。
由于此批次的产品是禄来双反全机械时代的最终作品(之后的GX、FX加入了电子测光),通常被视为收藏的首选,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楼主一直对于是否要入中画幅犹豫不决。
首先天价的数码后背肯定是烧不起了,其次对于自己拍着玩的需求来说,
135画幅似乎已经绰绰有余,而120胶片极其有限的拍摄张数加上如今不菲的冲洗扫描费用也是不小的开支。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扫街党,楼主能选择的余地实在不多。
120单反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反光板结构都注定了它们主要存在于工作室中,
而120旁轴的大小也远远超出楼主预想。由于使用了镜间快门
并且没有反光板结构,双反相对适合手持拍摄,加上体积紧凑,自然成为了中画幅纪实摄影的首选。
而Rolleiflex的外形、线条与质感亦是抚摸党的不二选择。
与其从日系双反慢慢烧起,不如一步登顶入台禄来——说到底,一台3.5F黑脸的价格比A7还便宜
而白脸也没有到高不可攀的程度。于是,楼主的手悄悄伸向了邪恶湾……
然后,某一天楼主在门外捡到了这么一只皮盒子
盒子感觉挺重,边上还有一些漏出奇怪金属的洞
背后隐约能看到标着德国生产……
打开盒子,里面是另一个浑身漆黑夹杂点银白色的金属盒子
所谓的白脸指的就是这块面板
ROLLEIFLEX,这十个字母曾经背负过多重的名声,如今却已渐渐被人们淡忘
双反最具标志性的联动双镜头组,上方为75mm/2.8取景镜头,下方为蔡司75mm/3.5 Planar拍摄镜头。许多人对于Rolleiflex上蔡司和施耐德镜头的表现差异有过无数争论,但说到底,在暗房操作对色彩与明暗影响至关重要的年代,两只德产牛头的丝毫差异又有多大价值呢?
左下的就是快门按钮,右下的是闪光灯同步接口。看似不加修饰的金属部件用起来手感却异常流畅
机身左侧的是对焦旋钮与感光度表盘,通常对焦旋钮上还会有一只硒光入射式测光表,但这台机子上的已被拆走。楼主另外入了一只手持测光表配合使用
右侧的是过片/上弦把手和12/24切换器,可用于拍摄一卷24张的220胶卷
尽管当年还没有大名鼎鼎的T*多层镀膜,但镜头上的单层镀膜依然焕发着别样魅力
双反另一个标志性的特点——腰屏取景器。看进去的画面立体感非常强,感觉与135单反的单眼取景器完全不同。
看不清的时候还可以扳下放大镜辅助对焦
下面样片时间,胶片均为Ektar 100。不得不说120胶片实在非常细腻,店扫出来的观感都不输数码全幅照片。只要曝光准确,出来的效果绝对能令人眼前一亮。
最后,希望论坛里入了各种大中画幅机子的壕们有空多到胶片区发发片,别忘了那儿的存在
菲林中文|独立胶片摄影门户
扫描二维码,跟菲林约到地老天荒
小白想问都在哪收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