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两日所说,我也打算开始写一些关于器材的文字,很多年没有写过长篇大论之类的东西,最近有感而发,打算花些精力做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算对自己这些年来发烧器材的一个交待和总结。
于是我打算从夜神讲起来,这是我这几年来使用的最多的一只镜头,从胶片到数码,都拍过不少的照片,也算是多少有些了解。
八只召唤神龙的节奏…
所谓夜神,指的就是LEICA NOCTILUX-M系列的超大光圈镜头,从光圈F1.2到现在的F0.95,算是一只特种镜头,也是整个LEICA M系列旁轴镜头里最为昂贵的一只,价格足以置换一整套常见的大众器材。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第一只夜神,是在2010年人还在厦门的时候,4200美元从EBAY拍下的一颗三代1.0,当时工作不算久,经济能力还很有限,但是出于之前吸入的不少剧毒,特别是FLICKR上面TOMMY OSHIMA这位擅长使用大光圈镜头的日本摄影师的各种照片,最终和同事借了不少钱咬牙给拍下来了,然后寄去香港的朋友那边,再带入内地快递给我。那个时候能拥有的夜神的同龄人还非常稀少,不像现在人手一只的节奏,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收到快递时候的兴奋感,看着硕大的玻璃直接傻眼了,觉得整个世界都圆满了的感觉,那个时候,应该是25岁。
人生里拥有夜神的第一天
关于夜神之所以叫夜神,镜头名称NOCTILUX里面的NOCT既是拉丁语夜晚的意思,在胶片时代没有特别高ISO的年代,提升光圈大小就算是最有效的夜晚拍摄办法了,于是烧友们美其名曰夜神。
关于夜神的分代:
最初一代,六十到七十年代的NOCTILUX-M 50 1.2,这是镜头历史上第一只使用了ASPH非球面镜面的镜头,而且所有非球面镜片全部为人工打磨,导致废品率极高,LEICA在生产了数量很少的这只镜头后就停产了,所以这只镜头在今天已经变成了弥足可贵的收藏品,价格在十多万到二十万,甚至还有极为罕见的银色版本能上到七位数,于是这只镜头变成了一只收藏意义大于使用意义的镜头。
1.2
有幸的是,我也短期拥有过这只镜头并且真带出门拍照了,体会下来,一是这只镜头非常小巧,外观和E43非常相似,比E43只大一小圈,相对1.0和0.95来说都轻便不少,做工也非常优秀,遮光罩都是全金属的,二就成像来说,非常优秀,但个人认为也没优秀到1.0几倍身价的差别,和1.0相比我觉得更多是风格上的差异,而不是素质的等级差别。
成都曹家巷 ~LEICA M7 a.la.carte+NOCTILUX 50 1.2+KODAK E100G
在F1.2之后,就是夜神里保有量最大的M50 1.0了,1.0一共有四代,一代是E58口径的,二代三代四代都是E60口径,区别在于遮光罩,二代是用镜头两颗小钉固定的外置遮光罩,三代是卡扣式的外置遮光罩,四代是伸缩的内置遮光罩,不可拆卸。关于四代镜头的差异,圈子里也是众说纷纭。首先是产地,所有1.0的的产地都是加拿大,这和当年LEICA工厂的分工有关,比如135 2.8这类体积比较大的镜头,当年都是加产的。在四代最后一批,有打上MADE IN GERMANY的,不过这些镜头也都是原料在加拿大一早制作成型的,在LEICA关闭加拿大工厂后在德国组装的。
一代E58
二代E60
三代E60
四代E60
至于四代1.0的差异,一般的说法是E58的味道最好,最后期的四代锐度最高,就我几代镜头用下来的实际感受,实际差别不大,我个人最喜欢的反而是没怎么吹捧过的三代。E58我也拍过不少,没有觉得成像有特殊,最大的好处是58mm的滤镜非常好配,而最后的四代,我不喜欢内置的遮光罩,挡取景器,而且四代跑焦的概率似乎比前三代更高,这一点和0.95一样。
以上一组为胶片上1.0的效果
就1.0的成像来说,确实是非常销魂的,不过这是用好的前提下,这是一只很难上手的镜头,因为F1.0全开时候的景深相当浅,很容易就对不准了,所以看黄斑也挺废眼睛的,这些年来我的右眼已经开始有一些散光了,和这事儿不无关系。首先说说锐度,这只镜头我觉得使用意义就在于F1.0光圈全开,如果非要缩小用,还不如买光圈小一两档的镜头,可能成像还会更好,正因为这个,你会发现市场上很多年纪不小的二手夜神,光圈叶片往往很新,因为几乎很少有人会经常缩小光圈去用这只镜头。那么在1.0全开时候的锐度,我认为只要是对准了,中心锐度是非常不错的,不管是胶片上还是数码上。1.0的光学技术,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先进的,正因为LEICA研制出了高折射率的玻璃,以及计算机的辅助,才让设计师能够在不使用ASPH之类的特种镜片才能把光圈做到这么大并且分辨率出色,夜神也算是在几十年里,都是顶级大光圈的代名词。
受到技术限制,这只镜头画面四周的锐度明显是不如中心的,不过对于玩家来说,这只镜头周边的成像基本上都是虚化了的,也无所谓了。说到虚化,这是镜头由于超大光圈下的浅景深,虚化效果非常厉害,并且,二线性不多,我也对比过不少其他的超大光圈镜头,还是这只虚化的最自然舒服。此外,这只镜头的色彩也是极为特色的,首先,LEICA工程师在制造这只镜头的时候,就人为的加入了一点暖调,其次,这只镜头无论是在胶片上还是数码上,都能呈现非常明显的色阶变化,色彩浓烈,加上全开时的强烈暗角,让人能一眼就辨认出是这只镜头所拍。关于暗角,这其实是个光学缺陷,理论上完美的镜头是不应该出现暗角的,不过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暗角能让人的视觉更加集中在画面中央,也自成了一种风格,所以现在很多朋友也都是暗角控,甚至会人为的加上一些暗角,不过人为加上的这些暗角,确实没有镜头自己形成的这么自然了。还有,这只镜头抗眩光的能力很强,晚上对着亮灯拍都没事,镀膜和结构都很优秀,当然,晚上拍的时候记得取掉UV。
以上一组为M9数码上1.0的效果
再说说现在市场上的现行版NOCTILUX,也就是M50 0.95ASPH,很多朋友也纠结在1.0和0.95之间的选择。这只镜头我也买过一只玩了一阵,说说感觉,一是这只镜头的长度和重量都远超本来就已经累赘的1.0,取景器遮挡也更为严重,就操作来说,对焦行程大幅度的减短了,虽然说对焦更快速,但是精确度下降了,这种超大光圈还是慢慢对焦更合适,从成像来说,这只镜头整体素质是比1.0提升了的,0.95全开的时候,中心锐度和四周锐度都会比1.0更好,MTF曲线会优秀不少,不过这只是理性的参数方面,玩LEICA有几个人是真正玩锐度分辨率的,更多还是玩个感觉和味道,0.95胶片和数码我也都拍过,胶片是拍了一卷就不想拍了,之前1.0温暖浓烈的色彩感觉弱了不少,焦外的成像也没有那种销魂的感觉了,焦外开化,以及焦外旋转的感觉,总觉得不对味,暗角也温柔了很多。所以我那只0.95还真是玩了半个月就给买了…又用回1.0。
0.95
取景器遮挡,上图为0.95,下图为1.0加遮光罩
LEICA M7+50 0.95
关于NOCTILUX的转接,每一代夜神可以完好的胜任,从以前最早的微单GF1,后来的NEX5,到现在的A7,我都装上去试过,效果很不错,因为镜头后组很短,完全不会出现红移之类的问题,只是用在非全副上面,暗角少了不少,反倒觉得少了一丝味道。
SONY NEX5+50 1.0
接下来说到选择问题,首先你得想清楚你到底打算用这只镜头拍什么,如果不算光圈全开,建议还是选择光圈更小的LEICA镜头,体积重量都轻便太多了,小光圈下可能成像还更好,畸变更小,价格也实惠的多。
50 1.0和50 2.8
如果已经中了夜神的毒了,我也就不拦你了,初代F1.2的壕们就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是不打算真的收藏一只了。关于1.0的选择,我觉得选择的出发点更多还是看成色,状态和价格,选性价比高的就是,不一定非要拘泥在具体几代里。关于0.95,补充几点,上面说了一堆我不喜欢它的原因,其实也有值得选择的价值,1.0用在数码成像不错,但是出于年代和镀膜问题,紫边之类的问题其实挺严重,虽然后期都能修,但是心里总觉得不爽,0.95的话在这方面控制会好很多,同时更高的锐度对数码来说差别也更明显,更有用处,所以玩数码的朋友买一只0.95也是不错的,而玩胶片的朋友,还是安心拍1.0吧。
说了这么多,没什么专业参数,没什么理性分析,谈不上专业评测,完全是自己的一些把玩感受,希望对这只镜头有兴趣的朋友有用,打算每周聊一样器材,看了下自己的防潮柜,这事儿看来得持续很久了,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东来
2014.9.4
于成都
* 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包括器材图)均为原创,保留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