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Tower Bridge, 2001
这些能让处女座抓狂致死的作品来自于德国摄影师Thomas Kellner,这位土豪摄影师不用数码相机,也不用后期特效,完全使用35mm胶片排列组合成这组名为《Tango Metropolis》的作品。
Rochester, George Estman House, 2006
New York, Brooklyn Bridge, 2003
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世界知名景点的建筑,从金门大桥到万里长城。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密计算而精心排列组合而成的。
Beijing,Great Wall of Mutianyu, 2006
Brasilia, Catedral Metropolitana, 2005
Tokyo, Tokyo Tower 2010
以埃菲尔铁塔的拍摄为例。托马斯·凯尔纳的艺术作品在按快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项创意工艺对艺术家的视觉想象力要求极高。他在内心思索细节的谜题,在纸上图画布局的草图,建筑的幻想、解构和重建由此而生。
Tour Eiffel, 1997
一旦他在速写本上精心计划了如何拍摄的摄影主题后,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便开始了。他立好三脚架、拧紧单反底座的螺丝,仔细比较相机位置。
Kellner手稿1
照片的拍摄通常从左下角开始,从左到右,逐帧拍摄。按照草稿上提前记录“”、“/”的位置,确定相机拍摄的位置。一卷胶卷36张,只有每张照片都在事先安排下,协调为一个精确有序的记录,才有可能看到最终的成品。
Kellner手稿2
拍摄的难点在于,这些建筑附近总会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Kellner必须远离他们,寻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很多时候,成百上千个镜头必须要在日落之前完成,天气和日照都会影响成像的连贯性。
Tour Eiffel, 1997
除了这个系列作品之外,Thomas Kellner还有其他不同主题的类似创作,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以整卷或者多卷胶片来拼合而成。
Chicago, Marina Towers, 2003
Pervouralsk New Pipe Plant,2013
Kellner的作品就像组装的难题,通过视觉上深思熟虑的解体,达成这些建筑结构的意义。那些原本规整的建筑物被这样的分割和再次整合,给观者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因为不同视角的变化,给作品带上了一些欧普艺术的风格。
London, Westminster Abbey, 1999
Chicago,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2006
写道这里,菲林叔只想说三个字——
Thomas Kellner website|www.thomaskellner.com
评论 (0)